“决战港股”系列峰会杭州站的演讲。观点鲜明,逻辑明晰,深入浅出,小编根据录音整理,共飨与此,诸君读之,必有裨益。
很高兴能在西子湖畔与新朋旧友品茗煮酒,谈股论金。现在是北京时间11:49分,留给我的演讲时间只有5-10分钟了,所以我就尽量提纲挈领,讲讲中国的变化。投资的进化,肯定是没时间讲了。
还是从我两年前说的那句话开始:把负债留在境内,把资产留在境外。很多人理解这句话是从汇率的角度,但只是从汇率角度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些单薄甚至误导。汇率变化是结果,是变化发生后的滞后变量,这句话的真正逻辑是环球,尤其中国发生的变化。
所以我还是按照会议布置给我的题目——《中国发生的变化与投资的进化》,跟大家谈谈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我手上有瓶水。我是学理科的,所有学理科的人读书时应该都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化学实验:往一杯水不断加盐,加到这杯水无法融化这些盐的时候,这就出现了一杯饱和盐溶液——这是一个盐与水互相融合的过程。这样一个时间段,如果你将水加热,水温升高,盐份会继续溶解。但如果你把水降温,盐份会很快结晶析出,这是盐与水分解或者剥离。
人体是不能没有盐的,三天不吃盐,你会浑身没劲。很多喜欢养生的人每天早上起来喝一杯温热的淡盐水,这杯温热的淡盐水对肠胃及整个身体都非常有好处。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这个事情发生明显的变化了呢?比如说水的盐份非常高,是一杯过饱和盐溶液。又或者你一口吃一勺子盐呢?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货币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人类物物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帮助、便利和润滑人类的交换活动才产生的。理论上说,人类可完全不用货币,直接物物交换就好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人类的交换活动与财富创造。但,货币本身并不是价值或者财富,尤其是纸币这样的现代信用货币。货币的本质仍是商品交换媒介,并非越多越好,逻辑上,两者数量应该一致,一元货币,就对应一元的实物。
现在我们来探讨这杯水(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盐(货币)发生了什么变化?
首先是水,水是中国经济,要把水变成超饱和盐溶液,怎么变?加盐、搅拌,再加盐、再搅拌。搅拌过程发现盐不再溶解了,怎么办?在水底下点酒精灯加热,这杯水又会增加溶解能力,继续饱和。
当你停止加温、停止搅拌,水的温度下降,盐就会渗解出来,这是一个逆向的剥离过程。
中国一季度GDP增长率是6.7%、二季度是6.7%、三季度还是6.7%,外资问我,怎么这么巧?我说,在中国,重要的事都要说三遍。但你说这样的一个东西谁能相信,反正我不信,我是做投资出身的,这样一个职业让我养成了一个最坏的习惯,就是怀疑。中国连续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是6.7%,这走到哪里都说不通。GDP增长率就像心电图一样,不动了,心电图不动是啥意思?到底是筑底稳住呢,还是这个人就挂了?
“稳住了”和“挂了”,那你认为是挂了还是稳住了?你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是多少?中国过去30年创造了平均每年GDP保持9.7%增长率的经济奇迹。
今年GDP增长率是多少?我估计按照这一个架势下去,我今年大概率就是6.7%,前三个季度是6.7%,下个季度肯定还是6.7%。因为6.7%正好是ZF要保证的一个数字,所以今年会是6.7%。
关键,明年是多少?后年是多少?我判断后年大概率是5的水平,5是什么概念。中国有很多无效GDP,不像美国GDP。美国有3%的GDP,足以保证上市公司有10%的利润增长,但中国有太多无效的GDP,什么叫无效GDP呢?
你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埋上,再挖个坑,再埋上,这都产生GDP,但这是无效的,也不产生利润,南方某城市大运会,花了1500亿,1500亿干嘛呢?就是请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免费过来旅游一趟,然后免费给他送过去,这个也产生GDP,但这个GDP是无效。
中国有太多的无效GDP,对中国而言,如果GDP增长率下降到以5为开头数的时候,说明大部分企业没有利润可言,整个经济已经下行比较差的程度。
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中国经济的表面问题: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还在过程中,老经济难以为继,新经济还看不到踪影。这个情况其实我们早看到了,但路径依赖、既得利益、官僚体系等让我们不到火烧眉毛是很难做出决断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变量因素很多,最核心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货币,一个是人口,后者是最主要的,中国人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家如果看一个社会的人,看一个国家的人,基本能判断这一个国家的未来有没有前途。为什么我要鼓励大家投资印度,印度有那么多人,而且那么年轻。为什么东北不行,也是因人。
东北不是暂时的衰落,东北衰落会是相对长期的,原因很简单,东北不单是工业结构的问题,更重要是人口问题。每年100万人口从东三省净流出,它怎会是有前途呢?香港呢,香港为什么这几年的经济也在下滑,原因很简单,也是因人口问题,香港人口几乎不增长,香港人口平均岁数43岁,也挺老了,它怎么能够跟深圳进行竞争。而深圳每年有1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涌入,而且都是本科以上,给这些人户口。深圳是目前一线城市里面户口政策最宽松的,我相信未来也会收紧的,每年100万以上的年轻人流进来,而且都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深圳人口的平均岁数是33岁,你说这个城市怎会是没有前景,没有前途呢。
日本为什么不行,日本失去了25年,这25年是怎么失去的?日本太老了,安倍发了那么多钞票,为什么经济就是起不来?很简单,太老了,大家去过日本旅游就知道了,日本的服务生都是老人,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整个社会人口的四分之一,75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整个人口比例13%。而按照经济学的传统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整个社会人口的百分比超过7%,这个社会就是老龄社会。
中国2005年做了一次人口统计,8.8%的人口平均岁数超过65岁,中国也在老去,只不过没有日本那么严重,人在老去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中国人口以几何趋势递减,四个人变成两个人,两个人变成一个人,90后的一对夫妻养四个老人,中国人口在不断地老去,人变少了,适龄劳动也在大幅度减少,这在经济学里叫做刘易斯拐点。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只要他还有体力,还能干活,给他一定的资源,他就一定能创造出GDP。
但在中国没有。中国是公有制,公有制不是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公有制是代理制,少数人代替大多数人持有相关的资源。代理制意味着大部分人类似于佃农的角色,佃农自身不掌握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很难创造GDP。
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变弱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人口的变化是个长期的,短期很难改变。这里倒不是说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看到的是中国的人口状况短期很难改变。
我知道不少人会愿意去给自己找一些支撑,会因为一些短期的数据,比如PPI转正,比如大宗商品的价值上涨,比如工业公司利润环比有所恢复,等等,就判断中国经济在企稳,在走好,然后股市也会涨,今天A股市场券商股、保险股好像就在大涨。
这个看得太短太短了。PPI转正了,工业公司利润能不有所恢复吗?但你觉得煤炭价格能一直涨?中国闲置的煤炭产能供应全世界都有余,你真的天真到认为煤炭价格今年的上涨是经济恢复了?能持续?
我个人判断,如果中国经济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那么我把它定义为一个冬天,我认为这个冬天会比较冷,比我们想象的要冷,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比我们想象要长。
如果这样一个时间段还把视野盯着中国,盯着境内的资产就一定有问题。这杯水在变冷,水变冷了,水对盐的溶解能力就会下降,盐就会结晶,从水中析离出来——这种逆向剥离,类似于货币从资产身上剥离。你觉得结果是什么?
盐就是货币,我读书的时候,导师曾经讲过这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世界上任何经济现象都可以用货币现象来解释,如果用货币解释不了,这就不是经济现象。”
所以第二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谈货币。货币能想象到所有东西,企业的利润、经济景气与否,甚至有没有产生牛市,大多数都是跟货币挂钩。看到李总刚才讲的数据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图,证明股市和利率没那么严格的相关性,但股市走势和M1高度相关的图。
还是用数据说话。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既1978年,广义货币量M2是多少?860亿,到了1990年呢,M2是2万个亿,到2000年M2是13.5万个亿。现在M2是多少,截止9月底,151万亿,151万亿是什么概念?过去15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货币增长了11倍。
就简单地说,过去15年间你只要持有资产,没有持有货币,你的资产就应该翻11倍,因为货币增加11倍。
货币增加11倍什么概念,简单说从1978年到现在一共37年的时间,货币的年均增速是21%,而过去30年,我们的经济提高速度是9.7%。
9.7%vs21%,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我们大量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是靠货币推起来,这就是不停地加盐。
我个人认为,2016年就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拐点。这个结论也许很多人不爱听,但我们让时间来证明。
中国过往发货币是为了保增长。大家是否记得前两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主席主持的,会上重点强调什么?两点:防范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从过去的稳增长到现在的防风险。
这不是怕,这是被迫的,因为风险已经看得到,如果这样一个时间段再加盐,再喝下去,这个人会因氯化钠中毒而死。
水在不断加热过程中是能增加盐的,加热能增加融化量,但是水到了100度,达到沸点,不可能再加热下去,这样一个时间段再加盐就会出问题。
现在整个货币状况就是这样的状况,从内到外决定了今年大概率就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拐点。
严格来说我们这一轮货币宽松从2008年开始,但从货币政策的体现来看是从2014年3月开始的,2014年3月第一次定向降准,之后有8次降准,6次降息,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宽松期。
货币政策还能不能继续宽松下去,我认为境内境外的情况都已经决定当前的货币政策无法继续宽松下去,必须收,不收就会出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12月是否加息,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趋势,大趋势是美联储刚刚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加息周期一般持续两到三年的过程,所以大家不用在意12月是否加息。
美联储12月不加息人民币就不会贬了吗?你就认为国内资产的价格就不会往下走吗?不是的,美联储加息意味着钱都会流回美国,往美国回流意味着盐会从水里面结晶出来。
这就是一个货币和资产相互剥离的过程,过去20年我们的所有的货币都在和资产相互结合,那资产价格当然往上推。
2016年是不是货币和资产相互剥离的开始,我们拭目以待,美国的货币状况不允许中国继续宽松,继续宽松就等于给给美国印钱。而且继续宽松会使整个中美利差越来越窄,钱流出的慢慢的变多,人民币将压力山大。
外部环境已经不允许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内部是相同,对内部来说再这么印钞票下去会适得其反,整个经济情况会出问题,而不是推动经济的增长。
这个时候要把货币推向相对放心的池子里面去,再留出一定的时间,最近一段时间保证经济转型。所以对ZF而言,最需要的是一个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任何领域,尤其是资产领域,都不要出事。
能够放货币的池子非常有限的,A股基本玩死了,蓄不了水,就算短期能蓄水也锁不住,一崩塌还惹一堆事。房地产相对靠谱,过去也一直靠地产,但现在继续用地产蓄水,可能整个堤坝垮掉,那是不可承受的灾难。
我简单做了一个测算,来说明为什么房地产再放货币就会出问题,北京的人口乘以人均居住面积再乘以大概6万一平米的单价,北京的房地产市值大概62万亿,上海大概66万亿,深圳26万亿,广州27万亿,北上广深加起来等于128万亿。
而美联储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居民和ZF持有房产的价值2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71万亿,简单来说,北上广深房四个城市的地产加起来已超越美国的房地产市值。
所以不能在房地产里面加货币,再加就会出事。那钱能够往哪里去?对于ZF来说最好是将钱放在眼皮底下,我能控制住的地方。对于居民而言要将钱放到值得去的地方,想来想去,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些地方屈指可数。香港是其中之一。
一水之隔的香港,那个地方我们很熟,对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了解,AH股折价又大,深港通和沪港通又是闭环,钱没有离开中国,对于ZF而言是可控的。而且香港是自家的,肥水没流外人田,未来大陆需要的钱的时候还能让钱流回来,整个一拍即合,双方都很愿意。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原因,也是我为啥说港元资产是一个起步一个长牛周期的原因,而且这个周期才起步——港元资产这个池子,不可能是短期租用。货币与境内资产的剥离,或许刚刚开始。
好了,时间实在有限,耽误大家午饭时间了。我希望下一站,格隆汇高峰会的上海站,多给我一点时间,我能讲深,讲透一些。最后我特别提醒一点:你有没有反思过去20年,你因何与你的同学、你的发小,你的亲朋拉开了差距?
多半不是因为你更努力,而是因为你呆在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比如深圳,然后,你买了两套房。而你的同学呢?留在了陕西汉中,而且没买房,却买了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