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大众日报点赞莱芜滴灌产业!100余家企业年产值10亿元滴灌“水龙头”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 新闻资讯

       

  8月5日,《大众日报》地方观察版以《100余家企业,年产值10亿元,莱芜——滴灌“水龙头”做成大产业》报道了莱芜区诸多企业在滴灌这个小众行业深耕细作、逐步的提升技术水平,成功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的典型实践。现予转发,敬请关注。

  “我们合作社的110亩金银花今年大丰收!”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鹿毛埠村党支部书记鹿桂强说,基地新上的水肥一体化滴灌,为农民增收致富再添了一把力。像这样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济南市已经推广了56万亩,惠及绝大部分街镇和95%以上的农业园区、基地,作为打造节水典范城市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将达到85万亩。在高效绿色农业领域,节水灌溉系统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小众行业,莱芜区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还跑出了单项“隐形冠军”企业。

  “这是我们的智能灌溉大田综合控制管理系统,在手机上就能操作。”在莱芜区一家节水灌溉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控制屏上实时显示大田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土壤温度、湿度等。依据这一些参数和需要,随时随地远程控制,全自动喷灌,并施用相应的水溶肥。目前出口到巴西、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年产值超5000万元,而这只是莱芜区众多节水灌溉企业的一个代表。

  据莱芜区节水灌溉行业商会会长白雪峰介绍,目前,莱芜区节水灌溉企业有1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人左右,2020年实现出售的收益近10亿元,产品不仅销往全国,还出口到58个国家和地区。

  节水灌溉这样一个小众行业,为何在莱芜区悄然做成了大产业?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20年前,莱芜塑料制品(集团)总厂研发出新型微灌器材项目,让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后来这家企业破产,业务骨干纷纷出来创业,从一棵大树演变成了一片森林。黄家宝就是这里面一个,他早年出来创业,成立了公司生产微滴灌装备,目前产品覆盖三大类30多个品种数百个规格。“莱芜区大部分节水灌溉企业都是这么来的。”黄家宝说。

  围绕节水灌溉产业上下游,莱芜区已经衍生出模具设计、设备制造、配件、原料、包装、物流等一系列的配套产业,聚集了20多家塑料机械厂、5家专业物流公司、10多家包装企业……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莱芜区的节水灌溉企业研发生产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值守智慧灌溉控制管理系统,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莱芜区的节水灌溉产业达到10亿元的规模,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这个行业在全国有500多家企业,唯独莱芜的产业集中、产品丰富、销售量高。”白雪峰讲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全国展会上,有客户拿着一个配件问同行:“这样的一个东西哪里有?”得到的答复是:“这么多东西莱芜最全。”

  如果说最初莱芜塑料制品(集团)总厂奠定了产业基础,那么持续的研发则是保持领先的密码。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何学明是山东鸿源润通节水灌溉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伸缩支架立杆,可以依据农作物的高度来调整喷水的高低,适用于大田、绿化带等。“只要看到产品不够好,就自己画图、造模具、改进。”虽然都是微创新,但非常接地气,这使得产品走在市场前头,远销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

  节水灌溉最初是避免大水漫灌,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高端农业的兴起,对精准度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去年,我们研发出硅胶补偿片及模具,打破了之前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山东春雨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亮表示,这一关键零部件用于压力补偿式滴头,借助水流压力调节流量,出水更稳定,能随意调整间距,也适应起伏地形。专注于研发滴头模具已近30年的张亮,瞄准行业技术瓶颈,不断向行业塔尖突破,投资800余万元成立技术研究中心,与知名高校合作,产学研结合,研发出一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张亮的春雨节水企业具有1个省级研发平台、5个市级研发平台,先后被评为国家灌排行业创新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灌水器模具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走上高水平发展的新路,节水的同时增产增收,节水灌溉产品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广阔。莱芜区工信局正处级领导干部姜元国认为,若能够整合资源,形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